學習「過程」而非探究「結果」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摘錄

禪窗編譯

2019年2月5日

(一)

「涅槃殊勝無比,無可相媲。」

佛陀並未言盡於此。

「涅槃這樣好,那般美,

純凈無染,寂靜快樂。

毫無煩惱,無貪,遠離造作。」

如果佛陀渲染到此就結束了,

那麽他的教導還不足以稱為「神奇」。

因為誰都可以這樣說,

只要想到某一種好的境界,

加以極力地描繪與形容,

然後告知於眾:

「此乃無敵最高點也!」

(誰都可以說啊)

(二)

佛陀並沒有拿那些會變化的事物

來作為皈依處,

他教導我們要抵達真理和實相,

而且教導到——如何做才能離苦。

佛陀並不只是教導

「涅槃如此之好,那般的妙」。

他還開示了契入涅槃的實踐方法!

這才是佛陀值得敬仰與尊崇之處!

他強調道:他是指路者。

他並沒有說:他只是目的地的宣揚者。

如果只是宣揚目的地:

大家都要去涅槃啊!

涅槃實在太好了!

然後就沒有了下文,

那麽他就不那麽值得被尊崇了。

佛陀是指路者。

因此,重點在於

我們要學習的是「路徑」,

即修行的方法,

而不只是探究「目的地」。

對於目的地,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

徹底地止息苦。

一定要徹底從苦中解脫出來。

佛陀已經教給了我們實踐的方法:

去不斷地提升心靈品質,

直至抵達——欲望的止息。

只要心還有欲望,

還有「想要」,

心就會繼續掙扎和造作,

心就仍然還有苦。

因此,在提及「涅槃」時,

佛陀說:

這是欲望止息的狀態。

若想抵達涅槃,

我們必須得擺平、

必須得拔除的是——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