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不在外面,而在我們心裡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摘錄

禪窗編譯

2020年3月14日

事實上,

阿姜曼尊者那一代修行者

完全是倚仗自身走過來的。

他們既不乞求天神、

也不乞求他人,

他們只是不停地修行,

去探究和了解自己的身和心,

最後得以離苦。

阿姜曼尊者的弟子們

遵循他的教導來學習和訓練自心。

心生散亂而不寧靜時,

他們通過修習奢摩他,

訓練讓心獲得寧靜。

心獲得寧靜以後,

繼而開發智慧,

修習毗缽舍那

來探究自己身心的實相。

仰賴於「毗缽舍那的修行」和

「奢摩他的修行」作為工具來訓練,

心最終將會明白

身的實相和心的實相、

名的實相與色的實相——

即,它們全都不是什麼好寶貝、

它們本身即是苦;

而後,心便會放下(它們)。

因為洞悉實相,故而生起厭離;

因為厭離,故而放下執著與抓取;

因為放下了執著與抓取,故而達至解脫。

大家去修行吧!

心會逐步徹悟到的。

接下來,如果疫情越來越嚴重,

大家就在自己的家中修行,

不需要到寺廟來。

如果想念隆波,就去看視頻、

憶念隆波,然後練習;

假如我們的練習是正確的,

便會知道隆波不在外面某處,

隆波是和我們的心在一起。

隆波以前還沒學會修行時,

覺得隆布敦長老在蘇林府,

在離自己很遠的地方;

後來學會了修行,

就知道其實長老一直跟自己在一起。

每當心生不好的念頭,

自己即刻就知道

「如果這樣思維,

長老是會批評我的」;

每當想要說不好的話,

也會知道「如果這樣口無遮攔,

長老是會批評我的」;

每當要有不好的行為時,

也知道長老一定會批評自己的。

仿佛自己無論想什麼、

說什麼、做什麼,

都一直在高僧大德的注視之下。

因此,如果我們的心與高僧大德(的心)

是真正連結在一起的,

我們就不敢做壞事、也不敢偷懶,

仿佛他們一直跟我們在一起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