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什麼感覺,我們不停地知道、不停地知道。最後的點就是——有了感覺,一旦覺知之後,如果對感覺滿意,及時地知道,如果對感覺不滿意,及時地知道。
我們看到煩惱習氣生起了,不喜歡,要知道「不喜歡」。如果能夠知道「喜歡」與「不喜歡」,說明我們的觀心,就已經很細膩了,而不僅僅只是觀——現在是貪、瞋、痴,當下這一刻是什麼樣子的,(所觀的內容)還很多。
最後就只剩下「喜歡」與「不喜歡」了,濃縮下來,就只剩下一丁點——滿意,知道;不滿意,知道;滿意,知道;不滿意,知道。僅剩下一丁點,我們的工作就只剩下很少了。
譬如讀書,小學、中學的學科很多,到了本科,學科就少了,碩士更少,博士又更少了。
譬如醫生,學來學去,不會治其他病症了,就只知道治療一種病症。有時一種病症還劃分得很細,病生起在頭部、胸部、腳部、臀部,還會劃分得更細。一旦學得更細之後,就只剩下很小的。
修行到最後,也只剩下一丁點,僅剩下「喜歡」與「不喜歡」了。最開始要學習很多——哎呀!快樂是這樣的,痛苦是這樣的,呼氣、吸氣、行住坐臥……聽了之後,(內容)好像很多,但是,最後僅剩下心的「喜歡」與「不喜歡」了。
慢慢去學習,這屬於博士水平,僅剩下一丁點,所學的已不多。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