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問:修行直到明白,修行就會變成好人。但是,很容易被別人刺激,說自己是妒忌心很重的人。所以,才會看到自己有個「自我」,感覺到「感覺」與「念頭」是保持距離的,看到每天經常有個「自我」冒起來,這麼看下去,是不是就正確了?
隆波帕默尊者答:會慢慢進步的,有「自我」生起了,要知道,別呵護心一動不動的。比如,你現在緊張,然後就努力地去呵護。
放任心去工作,它緊張,知道「緊張」,它寧靜,知道「寧靜」,它散亂,知道「散亂」……不停地修習某種禪法,不停地去看心的變化。
以前不生氣,看起來很好,那是因為你在緊盯。那位激怒我們的人,對我們是有恩德的,讓我們累積及隱藏的煩惱習氣,冒出來給我們看。因此,別對他生氣,我們已經看到了煩惱習氣,這是最好的了。
比如,有時隆波故意刁難弟子,有些人黏著於緊盯,有時故意去訓斥他、責罵他,訓斥他之後,他從一動不動中鬆脫出來了。
隆布敦長老也曾經用這方法,有一位出家師父,誤以為自己已證得阿羅漢果,長老糾正不了,於是責罵他:「地獄的眾生,你滾得遠一點!」這位「阿羅漢」生氣了,立即生氣了,他離開寺廟,走了三公里路,才意識到:「誒!生氣了。」又返回繼續向長老學法。
那你呢?心還不停地跑來跑去,要繼續用功。去修習某一種禪法,心跑了,知道,常常在這一點上訓練。
每一天用功,何時有空,何時訓練,不斷利用零碎的時間去累積。
隆波修行就是如此用功的,隆波年輕的時候,也需工作,與大家相同。以前有一點點零碎的時間,隆波就開始不停地去觀——心鬱悶,知道,心快樂,知道,瞋心生起了,也知道,瞋心消失了,也知道……就這麼去訓練。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