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裝打扮進來的煩惱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微法談聽錄

心裡面的感受有三種——苦、樂和不苦不樂。我們不停地讀自己的心,當下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心沒有什麼感覺,也知道。

我們不停地去觀察,我們就會看到快樂、苦、不苦不樂,不停地在盤旋變化,並不會永恆不變,無法指揮,我們無法選擇。

如果能夠選擇,世間就沒有人會哭了,如果可以命令心一直有快樂,那就沒有人會痛苦了,有的全只是一張笑臉,非常快樂。但是心是無法指揮的,它會造作痛苦,我們阻止不了。

既然阻止不了,那怎辦呢?那就去學習它。在心裡發生痛苦的時候,我們有覺性,不停地去觀察。我們就會看到,痛苦臨時地存在,就會消失。

快樂生起的時候,我們有覺性不停地去觀察,我們就會看到,快樂暫時地存在,然後就會消失。

心沒有什麼感覺,只是臨時的存在,也會消失。現在沒有什麼感覺,一會兒又會有感覺了,一會兒又苦,又樂了。

不停地去觀察,我們就會看到實相——苦、樂猶如夢幻泡影,並不是真正的「我」。

如果我們能看到這一點,一旦有人死了,我們的心生起苦,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有苦」,我們就會看到,痛苦是從外面喬裝打扮進入我們的心,僅僅只是臨時存在,然後就消失,憑什麼要去難過呢?那浪費時間。全都是像一場夢一樣,並不真實的存在,來了就走,來了就走。

活在世間的時候,我們就在做夢,一直想獲得快樂。如果我們曾經訓練修行,常常地觀自己的心,我們就會看到,快樂僅僅只是臨時的,只是臨時的存在,就會消失,快樂是無常的,痛苦也是無常的,全都是無法去執著的。

比如有人死的時候,我們會難過,難過,不用去找出口,有覺性直接去面對心裡的感覺。

心正在痛苦,有覺性去知道,我們就會看到傷心、難過,那些正在心裡發生的痛苦,它是外面喬裝打扮進來的。

心僅僅只是觀者,心並沒有苦,並沒有樂,心僅僅只是觀者。

苦、樂、不苦不樂,那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它們來了就走,因此心就不會討厭痛苦,心就不會對快樂有飢餓,不會想讓心空空的,不苦不樂。因為知道了實相,那是無法阻止的。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