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長時間累積了某些習性,比如,有些人是有悲傷的,無緣無故,悲傷就會冒出來,根本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也會悲傷。有!這當中的出家人也有,需要修行很久,才能慢慢地將它連根拔起。
我們需要慢慢去體會,才能知道悲傷的原因為何。一旦知道了原因,憂傷就會退去,但如果尚不知道原因時,憂傷就會無緣無故地冒出來。
慢慢地去覺知與體會,心不喜歡,知道「不喜歡」,如果心受不了,就去修習奢摩他,讓心有力量,再繼續去觀。
當有什麼冒出來了,(比如)悲傷再次冒起了,就再次知道,最後就會看到——它們毫無意義可言,所有的感覺都是生了就滅,根本沒有永恆不變的憂傷!慢慢地去觀察,慢慢地去體會。
很多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悲傷,總是無緣無故地就會悲傷,誰是如此的?舉手給隆波看一看。很多!(尊者對某居士說)因此,沒有關係,你有很多伙伴。
好好修行,心就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堅強,隨著心越來越強大和堅強,憂傷或其他情緒,對我們再也做不了什麼。越修行,心就會越有力量,心就會越來越堅強、越穩定,需要的只是持之以恆地用功。
感覺到嗎?最近你的心力,增加了很多,因為你參與了弘法的工作,而不是由於打坐很多。做善法的工作,心與善的事務在一起,也會有力量,而不是說——必須要去經行很多、打坐很多。
大家多去累積功德,十種福業,去做吧!做了之後,心會有快樂,一旦心有快樂,禪定就會生起,而後心就會有力量、被滋潤了,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就會容易很多,因為心中有快樂。
因此,要努力與善的所緣在一起,去詢問「谷歌師父」(google):「十種福業有哪一些?」搜索之後,然後去實踐。
比如,我們來協助弘法,那是一種佈施,這是良善之事,做了之後,心會快樂。只做一天,也許沒有感覺,但是持之以恆地去做,結果就顯而易見,快樂就會越來越多。
快樂是生起禪定的近因,心就會獲得禪定。心有快樂,在遭遇各種問題的時候,就會有智慧,可以更善巧地化解它們。慢慢去訓練,(十種福業)全都是良善之行。
注:十種福業(dasa puñña kiriya vatthu)——佈施(dāna)、持戒(sīla)、禪修(bhāvanā)、恭敬(apacāyana)、服務(veyyāvacca)、迴向功德(pattidāna)、隨喜功德(pattānumodana)、聞法(dhammasavana)、弘法(dhammadesanā)、正直己見(ditthijju kammavasena)。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