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於撕開盔甲,看清真實的自己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微法談聽錄

曾訓練自己的心,減少自私自利……但愛自己的顏面,也是一種自私自利。比如,我們修行之後,太愛自己的顏面,不敢看到自己的缺點,那不可能有修行進步的一天。

需將自己的面具撕下,並不是說當眾撕給別人看,而是對自己誠實,別自欺欺人,就已足矣。

我們有什麼煩惱雜染?有哪些缺點,藏在何處……須將它挖出來看,它生起之後,別去為它找藉口。

有些人看到煩惱雜染,立即開始找藉口:「哎呀!這很正常的,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有啊!沒關係的,只是一丁點煩惱雜染而已,先清除粗重的煩惱,那些以後再清除吧!」

修行的原則,就是——無論哪個煩惱雜染現身,都去知道它,而不是先暫緩處理,先去挖掘那些尚未現身的,並不是如此的。

因此,我們必須心意堅決,敢於將自己的面具、盔甲撕開,去看清真實的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每一個人都有不欲人知的毛病。但也無需公示自己有哪些煩惱雜染,如果破了戒,就必須向人發露,這是佛陀制定的規矩。但如果看到自己內心的煩惱雜染,尚未破戒、破法,那麼就別去保護它,而需觀察和探究——這是源自於何?

仔細去體會吧!它們都源自於我們的脆弱,源自於自私自利、心志不堅,因此輕易向煩惱雜染低頭。全都源於自私自利、害怕、愛面子,乃至自欺欺人,不敢正視自己的那些煩惱雜染,這樣的情況並非少數。

因此,膽子必須放大一些,每一天訓練自己,訓練自己不自私自利,訓練自己不破戒,然後進一步地訓練認清自己。

訓練認識及了解自己,這已屬於擺脫世間的階段,屬於實修的階段。

起初的訓練是不自私自利,懂得分享、奉獻,再者,訓練心不隨順煩惱雜染,接下來,訓練認識及了解自己——認識真實的自己究竟是如何的?直接與其面對面地接觸,別去袒護自己的煩惱雜染。

每當看到(袒護煩惱雜染的人),哦喲!深惡痛絕!如果是跟隨隆波出家的僧人,到了合適的時機,隆波就會直接開撕,不會放任的。但是對於居士,隆波不會針鋒相對,只會任其自生自滅。因為倘若隆波勉強為之,他會反擊龍波的(隆波笑),或許還會一腳踢過來。

曾經有一位資深的高僧大德,其弟子分享,當他教導修行的時候,激怒了弟子,那弟子內心煩惱雜染爆發,起身踢長老,長老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圓寂了。但想踢隆波,隆波可不是泛泛之輩,隆波身邊有很多武器,你若踢過來,隆波就用熱水壺接招。隆波可是練了不少功夫的。(笑)

因此,必須用功,訓練自己不自私自利,懂得佈施、奉獻,訓練自己不隨順煩惱雜染,進而訓練去認清真實的自己,逐步去訓練吧!如此的教導,既適用於出家人,也適用於居士。

作為出家人,如果自私自利,是最深惡痛絕的,僧人的自私是最大的恥辱。如果自私自利,想從他人之處獲得種種利養,那就太荒唐了。

有些人聲稱:「我是實修的出家人,已證悟這階段的法、那階段的法」,同時不停地尋找地位、利益,那根本不懂事,身邊的同參道友,根本不與他為伍。

因此,別自私自利,需慢慢地訓練,慢慢地遠離、斷除,也許不會很有名,也許不會很有錢,但是,最終我們的生命會很寧靜、很快樂。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