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自己的心,心有快樂,知道;心有痛苦,也要知道;心不苦不樂,也要知道,這是觀心最簡單的方式。
心一直都有感受生起,每一顆心都有感受生起,與心同步生起的感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
每一顆心都必然伴隨某一種感受,若沒有感受,那是不會觀照,若會觀照,就會有感受。
我們是有苦或有樂,能看得出來嗎?感覺很難嗎?當下我們是快樂,還是痛苦?不難的,去訓練吧!如果尚不會觀,就訓練去觀,那是很簡單的。
有些人很容易生氣,如果誰十分容易生氣,那就修習「心念處」。
心生氣了,我們及時地知道;心不生氣,我們也及時地知道;持續不斷地如此訓練,自動自發的覺性(sati)就會生起。
接下來,當心有什麼感覺生起,比如:稍微感覺到煩躁,覺性就會自行生起了,就會自行能意識得到。
過去隆波身為居士時,也是如此訓練的,持續不斷及時地知道自己的感覺,心生氣了,知道;心貪了,知道;心迷了,知道,持續不斷地覺知下去。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