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父親離世,該如何自我調適?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法談摘錄

當我們所愛的人逝世,或失去、拋下了我們,這亦是「法」。

實相正在教導我們,這是熱辣辣的實相,乃是強而有力的教訓。

我們就觀自己的心,我們的心憂傷。

倘若我們的父親真的不死,我們將會苦悶,如果他活到120歲都不死,而我們將近死了,父親依然活著,這簡直苦悶至死。

因此,人出生了就會死,這是自然定律的一種慈悲。

人一旦到年老,根本不會有快樂,這個身體全都僅有苦。我們想讓自己所愛的人活得長久,若直言不諱的譯義,即是——「願你苦得長久」。

為何我們希望讓他苦得長久,一直與我們在一起呢?因為我們愛自己,最終是我們愛自己。

如果我們沒有以自我為中心,我們的父親不舒服,我們的父親罹患這種疾病或那種疾病,他逝世了,也許就不像活著時那般辛苦。

且問問老年人吧!其實沒有快樂的,食之無味,寢難成眠,排泄不畅……

所有事情簡直棘手透了,起身、坐下、行走、移動諸如此類,並不舒服。

有些人在死亡的瞬間,就投生為天人,他也許坐著抱怨:早知如此,很早之前就該死去了,早就應當死了,受盡折磨。

有高僧大德曾經敘述,有一位高僧大德,他的修行很棒,而後他罹患胃病。

由於胃病,他躺著,他就省思,曾經聽聞:阿那含聖者若圓寂了,將投生為梵天。

他想提前知道,成為梵天將會是如何的,於是他決定將心抽離,前往梵天界。

一旦看到梵天,心滿意了,他就返回下來。

當心正要與身體接觸、聚合的瞬間,他看這個身體,簡直無法直視,充滿了疾病,充滿了苦,他直接捨棄,他確實拋掉、捨棄了。

因此,我們別自私自利,人會活著、人會死去,此乃自然,我們違背自然,那並不好。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隆波審校,受限於語言能力及修行水平的不足,若在編譯過程中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我們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聲明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