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的訣竅——知道在做夢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微法談聽錄

「醒過來」的狀態,那是大家必須訓練而達到的狀態。

世間的人一直處在熟睡、做夢的狀態,一直處在念頭的世界,一直處在夢的世界,從沒有醒過來。醒過來的僅僅只是身體,但是心並未醒過來。

心醒過來的狀態,其實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覺知自己——心沒有迷失,沒有隨著痴而跑,心沒有迷失,沒有隨著煩惱習氣而跑,(那一刻)心就會醒過來。但是,大家不太願意醒。

以前,「醒過來的人」非常難找,在三、四十年前,隆波到各個道場參訪,想看他們究竟是如何修行的。結果發現——不太能找到幾個心醒著的人。有的只是很苦悶的修行人,不停地在打壓自己。經行時,他們是苦悶的,觀出入息時,也是很鬱悶地呼吸,總是不停地在打壓自己,誤以為這樣很好,這其實僅僅屬於「修苦行」,平白讓自己受苦,不會有任何益處。

隆波曾經教導幾位朋友,差不多有十個人,一起坐休旅車去頂禮高僧大德。有些高僧大德的心,非常地敏銳,一旦車子停下來,他立即就回過頭來看,然後感嘆:「怎麼可能聚集這麼多人呢?」

為數十個可以覺知自己的人,他都已經覺得很多了,因為一般人不太能覺知自己。雖然打坐、經行的人很多,但是心醒過來的沒有幾個。打坐時,一直在禪定的夢境裡,無論練習什麼都是迷失的,一直在打壓自己,心並沒有醒過來。

如何才能醒過來?比熟睡和做夢為例,何時知道自己在做夢,我們就會醒過來。曾經出現過嗎?正在做夢,「誒!現在是在做夢嗎?」僅是知道這一點,就醒過來了。

因此,何時及時地知道——心在熟睡、在做夢,心就會醒過來。

然而,我們的心並不僅僅只是在熟睡的狀態才做夢,雖然大家眼睛是睜開的,但也可以做夢。泰文有一個詞,稱之為「白日夢」,不知道其他語言有沒有類似的詞?所謂「白日夢」就是——身醒過來,但是心在做夢。

晚上熟睡的時候,真正在睡著的狀態下做夢,何時我們知道——心在做夢,心就會從夢境裡醒過來,活在真實的世界裡。

「夢境」和「念頭」,它們是同一回事。熟睡的時候在想,那稱之為「夢」;醒著的時候做夢,那稱之為「想」。

泰語有「夢想」這個詞,古人真是了不起,創造了這麼多與心有關的詞彙。「夢想」、「夢想」,「夢」與「想」是同一回事。

「想」是醒著時的夢,「夢」是熟睡時的想,醒著時做夢,就是指迷失在念頭的世界,那稱之為「白日夢」。

何時知道——自己迷失在念頭和夢的世界裡,心就會自行醒過來,那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然而大家卻不知道,如果知道,就會醒過來了,難,就難在——眼睛睜開,卻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做夢。

訓練知道「自己在做夢」的方法,其實並不難,隆波喜歡用「不難」這個詞,因為隆波在修行的時候,真心覺得不難。

但看看大家,就會覺得——還是蠻難啊!大家修行很懶惰,並沒有心意堅決。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