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的修習與利益
2.
法談問答
3.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4.
你信嗎?看破世間的方式居然是向內自我探索
5.
修行屬於對自己生命進行投資
6.
修行路上的陷阱
7.
生死存在於每一瞬間
8.
即使學習《阿毗達摩》,也别小瞧經藏
9.
自己的身心就是道場
10.
辨識不出自身的煩惱,修行就無法進步
11.
訓練減少自己的自私
12.
心安住是工具,心寧靜是力量
13.
心是自生的,還是上帝創造的?
14.
怎麼消業才是正確的
15.
火化儀式上的法語甘露
16.
佛教修行的框架圖
17.
生活中遇到問題,就會看到修行的好處
18.
修行中的陷阱
19.
如果死亡突然降臨,你是否準備妥當
20.
當疾病來臨時[下]
21.
當疾病來臨時[上]
22.
四聖諦
23.
修行必備的「大善心」
24.
三寶節的法音
25.
八支聖道
26.
一心
27.
好或不好,取決於是否知道
28.
心的「四聖諦」
29.
修行最難的是證悟初果
30.
「我」僅僅是一種幻覺
31.
殊勝的自我省察
32.
何為修行
33.
心苦,是因為不願接受事實
34.
最好的心,是平常心
35.
心的訓練下
36.
心的訓練上
37.
禪定的解剖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摘錄
38.
業不只有舊業,還有新業
39.
法聽起來複雜,事實上平常又普通
40.
不停問問題,只會導致更多問題
41.
到底何為涅槃?
42.
修定的誤區與導正
43.
從凡入聖的必經之路
44.
美女的美不堪審視
45.
不捨父親離世,該如何自我調適?
46.
人應該在何處覺醒
47.
開啓人生四重門
48.
持戒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
49.
修行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
50.
佛陀即教解脫法也教世間法
51.
得見眾沙門
52.
修行的關鍵點
53.
修行,必須任何時候都全力以赴
54.
如果你突然被居家隔離,怎麼辦?
55.
除此之外,隆波别無他求
56.
法不用去他處求
57.
太擔心寵物以至於心苦,該怎麼辦?
58.
如果不動手實踐,就不會有明白法的一天
59.
裝備好自己的部隊
60.
有趣的禪定
61.
來自隆波的新年賜福
62.
借助於想,生起知者的心
63.
必須忍耐
64.
淨土就在眼前,只需睜開眼
65.
跟隨佛陀的步伐——七覺支,往前邁進
66.
你適合修習四念處的哪一類念處?
67.
禪修者的戰場在哪裡?
68.
心內暗藏生命之芽
69.
求取吉祥的關鍵:遠離愚人,親近智者
70.
平衡五根、五力的工具是覺性
71.
煩惱即菩提
72.
善用隨身的手機,成爲提醒修行的工具
73.
無論身至何處,苦都如影隨形
74.
勇於撕開盔甲,看清真實的自己
75.
別為煩惱找藉口
76.
刻意,是為了不再刻意
77.
即使資糧不足,也勿放棄此生
78.
以善法欲用功,而非以貪欲修行
79.
最愛的是自己,最常忘的也是自己
80.
當下似真,實則如幻
81.
全世界最欠缺的戒
82.
「心」在,「苦」便在
83.
法,一直都在心中呈現著
84.
隆波的年終祝福
85.
哪類禪定被歸為好的禪定?
86.
一理通,萬理徹
87.
臨終時,哪種業會先結果?
88.
什麽都能壞,但是別讓心……
89.
善用現在,別吃後悔藥
90.
別相信美好的傳說,它們並不存在!
91.
行住坐卧、吃喝說想,有覺性
92.
具有煩惱雜染的心,就像是癩皮狗
93.
夢醒的訣竅:做夢時,知道「在做夢」
94.
將藏經閣的法,搬至內心
95.
如何培養慈悲心
96.
對惡人生氣,就比惡人更糟
97.
世間動蕩,而心不動搖
98.
無緣無故地悲傷,怎麼辦?
99.
世間如夢,別太當真
100.
別樹立錯誤的目標
101.
問題與苦,這是兩回事
102.
喜歡抱怨的人,修行會很難
103.
活在當下
104.
什麼都不做,並不是佛教
105.
不是唯有出家才能修行
106.
如何衡量是否會修行
107.
遠離「顛倒想」
108.
請勿放任讓毒蛇潛入自心
109.
寧靜也隨它,不寧靜也隨它
110.
精進地修行而不是拼命地打坐與經行
111.
我們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
112.
隆波日記
113.
怎樣的初發心會讓修行更快?
114.
怎樣的法,才可以清除煩惱習氣
115.
心餓,就會苦;心不餓,就不苦
116.
第一個遭遇到生氣後果的人,正是生氣者本人
117.
其他人、事、物會拋棄我們,但是呼吸不會
118.
世間一切都是變化的,然而法是不變的
119.
明眼善知識與如理正思維是同等重要的
120.
在實踐之前,先具備正確的理論認知
121.
我們用什麼來評定阿羅漢聖者?
122.
修行者最容易犯的錯只有兩種
123.
投生心與死亡心
124.
一顆訓練好了的心,會為我們帶來幸福
125.
識破苦的連環套
126.
證悟道果的過程
127.
禪定足夠,智慧才能去「清除」
128.
遵循「三學」來訓練心
129.
學習「過程」而非探究「結果」
130.
緣聚而生,緣散而滅
131.
與境界直接面對面,直到心領神會
132.
聖諦也有層次之別
133.
當心掙扎時,隨之而至的就是苦
134.
想和世間廝混,還是從世間解脫
135.
覺性篇
136.
學篇
137.
慧學篇
138.
解脫篇
139.
奢摩他篇
140.
毗缽舍那篇
141.
身念處篇
142.
四聖諦篇
143.
心學篇
144.
心念處篇
145.
五蘊篇
146.
八支聖道篇
147.
隆波不在外面,而在我們心裡
148.
這樣訓練之後,你的六道輪迴將會縮短
149.
戒學篇
150.
略說緣起法
151.
執著什麼,就會被什麼囚禁在世間
152.
唯有業相隨
153.
動機純凈
154.
做出家人並不容易
155.
針對年長者的指導
156.
修行是一條獨行道
157.
修行並不難
158.
重中之重是覺性
159.
要多多地依靠自己,少少地依賴別人
160.
珍重父母心
161.
法並不在別處
162.
奇特的「法的定律」
163.
取決於——你有多想要真相
164.
沒有什麼可以戰勝「忍耐」
165.
每一天有的只是無常變化
166.
我們處在什麼界,就會被困在那個界
167.
我們所追求的,恰恰是智者所捨棄的
168.
即心即佛
169.
別把心往外送
170.
佛陀只教導「掌中之葉」
171.
何時有想要,何時就有苦
172.
何苦要拼得你死我活?
173.
年終寄語
174.
在修行遇到問題時,怎麼辦?
175.
去讀自己的心,就好像是讀一本書
176.
心一整天有的都只是在造作
177.
今天還不明白,未來會明白
178.
什麼程度才算是會修行
179.
不逃離所緣,也不控制心
180.
不要去找尋自己的心
181.
入世而不迷
182.
「特性」與「共性」
183.
隆波的弟子
184.
疏忽大意是因為……
185.
隆波帕默日記
186.
2017年8月20日B 法談摘錄
187.
2017年8月20日A 法談摘錄
188.
2017年8月19日B 法談摘錄
189.
2017年8月19日A 法談摘錄
190.
2017年8月13日B 法談摘錄
191.
2017年8月13日A 法談摘錄
192.
2017年8月12日B 法談摘錄
193.
2017年8月12日A 法談摘錄
隆波帕默尊者法語精華
194.
徹見四聖諦的心,不再沉浸於苦聚中
195.
修行的終極絕招——憶念死亡
196.
超越苦樂之事,猶尚存在
197.
空故純淨,塵埃無處可住
198.
現今時代的行者,適合於何種修行方式?
199.
具足正見,是最上的吉祥
200.
渡過困厄之護衛偈——「一會兒它就過去了」
201.
無法接受自己常常生氣,怎麼辦?
202.
不住善惡,心即自由
203.
迷時,世人讚我好;醒時,世人道我瘋
204.
罹患癌症,怎麼辦?
205.
跳躍次第的修行,容易落入「斷滅空」
206.
走向終點線的修行指南針
207.
傾聽內心真實之法
208.
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
209.
心的四資具
210.
放下尋與伺,知者就會生起
211.
遇上毗缽舍那的雜染,怎麼辦?
212.
觀「無我」的三個層次
213.
世間八風,自己被吹了幾風?
214.
修習慈心解脫的十一種利益
215.
當認為自己證悟時……
216.
善的心輕盈,不善的心沈重
217.
活在世間,不粘著於世間
218.
沒有哪個禪法,比哪個禪法更好
219.
不同層次的「空」
220.
一天當中,自己究竟苦了多少次?
221.
為何修習止禪,無法證悟道果?
222.
誰能呵護心,便能擺脫所有的魔王
223.
動盪不安的源頭,並不在外在
224.
每一個人皆曾犯錯,但別呵護煩惱
225.
燃燒煩惱,而非被煩惱所燃燒
226.
看到世間的實相,便會從世間鬆脫出來
227.
煩惱畏懼什麼?
228.
以智慧看到心,如同眼睛看到圖像
229.
修行與不修行者,有何差異?
230.
僅是覺知「欲望」,那是不夠的
231.
斷除執著,需從根源下手
232.
回歸本然心
233.
值遇稀有之法,切勿錯失良機
234.
別放任自己一直往下墮
235.
不起身迎戰,便總是處在投降的狀態
236.
外在的魔王不可怕,內在的魔王才可怖
237.
甦醒時的黃金觀察時段
238.
沒有值遇佛法,則平白浪費此生
239.
平衡五根五力的工具——覺性
240.
自認為能滅除煩惱,邪見則更為熾盛
241.
心飢餓於尋找快樂
242.
別看不起剎那定
243.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244.
真正適於開發智慧的心,是平常心
245.
被心感知的一切,皆無實質的意義
246.
無論逃至天涯海角,苦依然緊隨而至
247.
善用爛泥巴,種朵金蓮花
248.
念處——持續地緊隨著去看見
249.
無論觀身或觀受,皆會契入心
250.
所愛的人,終歸會離散
251.
別看不起想蘊
252.
以心尋心,覓而不得
253.
習慣於使壞,修行就很難
254.
面對誣陷及謊言,怎麼辦?
255.
別為煩惱找藉口
256.
絕頂的善行
257.
熟讀經典不實修,無法洗滌諸煩惱
258.
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
259.
減少自私自利之法
260.
勇於撕開盔甲,看清真實的自己
261.
三秒鐘的訓練,臨死前的關鍵
262.
增加他人煩惱,自身煩惱亦增
263.
隆波縱然原始資本不足,也別輕易放棄今生的努力!
264.
刻意,是為了不再刻意
265.
觀心口訣
266.
隆波的觀心旅程
267.
以善法欲用功,而非以欲望修行
268.
寺廟不從他處尋,但往自心方得覓
269.
讓自家成為天界的宮殿
270.
打開智慧的心眼
271.
最愛的是自己,最常忘的也是自己
272.
生命真正的敵人,是自己的煩惱雜染
273.
新的一年,如何讓生命不空過
274.
空,並非什麼都沒有
275.
當下似真實,實則猶如夢
276.
靜悄悄地修行,否則他人會找麻煩
277.
隆波的年終祝福
278.
世間如海市蜃樓,如影子一般抓不住
279.
返觀自己,別把心往外送
280.
知足,不意味懶惰
281.
世間的一切,都在教導我們法
282.
沒有知者的心,就無法看到生滅
283.
全世界最欠缺的戒
284.
法,永遠都在心中呈現
285.
「對」與「錯」的標準為何?
286.
「我很棒、我很厲害」——已是煩惱習氣的奴隸
287.
看得出自己的煩惱習氣,就可以繼續上路
288.
執著於自己的想法,乃相互傷害之因
289.
觀心,至少需具備剎那定
290.
何種禪定,歸為好的禪定?
291.
激怒我們的人,對我們是有恩德的
292.
緊抓一動不動,就無法抵達彼岸
293.
佛陀的弟子是勇士
294.
一理通,萬理徹
295.
沒有所謂的幸運或偶然
296.
若不訓練自己,下一輩子的趣向岌岌可危
297.
臨終時,哪種業會先結果?
298.
生命必經的生死之戰,是否準備好了?
299.
修行遇見空,怎麼辦?
300.
越隨順煩惱,心就越脆弱
301.
囚禁在漏煩惱的監獄,你受得了嗎?
302.
不動搖,面帶微笑地戰鬥
303.
什麼都能壞,但別讓心壞了
304.
四惡道不在他處,就在自心
305.
「想要」與「不想要」,都是上癮
306.
當心,別上癮!
307.
別吃後悔藥
308.
在刷存在感嗎?
309.
要讀懂自己的心
310.
生活在動盪不安的社會,如何才能不憂鬱?
311.
有煩惱習氣的心,就像癩皮狗
312.
引誘他人生起煩惱習氣,那是惡業
313.
溫柔地與煩惱習氣打招呼
314.
勿給煩惱習氣餵食
315.
別誤以為自己沒有煩惱
316.
行住坐臥、吃喝說想,有覺性
317.
心抓取的瞬間,就有負擔
318.
念頭生起之後……
319.
身體如器,心為主導
320.
迷失者的生命是漫長的
321.
涅槃無法作為凡夫的禪修所緣
322.
隆波給弟子的三項必修科
323.
夢醒的訣竅——知道在做夢
324.
修行如青澀的水果,不能催熟
325.
抵達行捨智後的三條分岔路
326.
以最高的智慧保持中立
327.
順境或不順境,取決於自己的業報
328.
不必愛,不用恨,有的只是慈悲心
329.
猶如母親看待孩子般的心,看待一切眾生
330.
慈悲清澈的水,洗滌染濁的心
331.
對惡人生氣,自己就比他更壞!
332.
柔軟的心,才能接受法
333.
世間動盪,而心不動搖
334.
僅是心的誘餌
335.
尚存有「我」,依然還是凡夫
336.
寧靜與呆滯,不能畫等號
337.
搖擺不定的心,如中陰身
338.
無緣無故地悲傷,怎麼辦?
339.
原來自己是如此地壞!
340.
修行到最後,僅剩一丁點
341.
心每一次掙扎,都會損耗能量
342.
真槍實彈前的備戰演練
343.
即使是善的所緣,也不能成為它的奴隸
344.
不看、不聽、不想……修行並不會有結果
345.
有頻繁地看到自己的煩惱習氣嗎?
346.
世間如夢,別太認真
347.
四念處的每一扇門,都能入城
348.
修行要如窮人般,點滴地積分
349.
觀心,適合現代人
350.
古佛之道,得之不易!
351.
別樹立錯誤的目標
352.
喚醒沈睡的心
353.
分離蘊的竅門
354.
如何生起知者的心?
355.
平等與自由,不假外求
356.
抵達法的心,清澄如明鏡
357.
心如何不再掙扎?
358.
心,是麻煩的製造者
359.
問題與苦,是兩回事
360.
是自己給自己的心帶來痛苦
361.
沒有所謂的幸運、偶然或吉時
362.
心如荷花不染著
363.
世間只能欺騙迷失的人
364.
訓練好的心,如地水火風
365.
喜歡抱怨的人,修行很難
366.
「沒有看到境界」的思維,是散亂!
367.
什麼都不做——這不是佛教!
368.
面對煩惱,不迎不拒
369.
修行,只能獨自上路
370.
如何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
371.
活在當下
372.
走在中道的心
373.
真正的好壞,取決於行蘊的造作
374.
修行的分水嶺
375.
每一種現象,全都不是心
376.
心沒有成為觀者,就會出偏差
377.
沒有分離蘊,就無法真正觀到心
378.
緊盯了,別討厭它
379.
修行抵達中立,才能離苦
380.
輪迴的顛倒想
381.
隨喜功德的真義
382.
別放任煩惱毒蛇潛伏在心
383.
更高層次的功德
384.
語言只是指月的手
385.
毗缽舍那起始於沒有了「想」
386.
奢摩他起始於沒有了「刻意」
387.
修行,是很好玩的!
388.
我們僅是宇宙的一顆小小微塵
389.
讓修行成為一種習慣
390.
法,要親證
391.
別討厭不善法
392.
精進地修行,而不是精進地打坐經行
393.
緊盯背後的動機
394.
有剎那定的心
395.
返觀自己,修行才有畢業的一天
396.
無論世間如何改變,法是不變的
397.
燃燒煩惱習氣,而非被煩惱習氣燃燒
398.
別拋棄臨時的家
399.
為死亡做好準備
400.
永遠不會拋棄我們的朋友
401.
心的泡沫劇場
402.
修行不是為了好
403.
苦是有價值的
404.
快樂,也是心的一種負擔
405.
生活是否順遂如意,皆是自己的業
406.
當生氣生起時
407.
看到過患,才會放下
408.
苦的罪魁禍首
409.
戰勝欲望的武器
410.
別做欲望的奴隸
411.
欲望各式各樣的花招
412.
苦源自於何?
413.
如何讓心安住?
414.
三毒的對治法
415.
看自己,不要看別人
416.
別放任欲望帶領我們
417.
何時知苦,何時就會斷苦因
418.
「法」並不玄妙
419.
別作鴕鳥
420.
身口意的背後藏著什麼?
421.
念頭的背後藏著什麼?
422.
不知苦,就不知法
423.
快樂其實並不存在
424.
行善要聰明
425.
修行,別貪!別期待!
426.
「無明」是造作的父母
427.
培養全新的習慣——覺知自己
428.
為何修習禪定後,脾氣更壞?
429.
總是很擔心,怎麼辦?
430.
別把生命浪費在累積煩惱習氣上
431.
自我感覺良好,就修錯了!
432.
別疏忽大意
433.
重點在「心」
434.
提升心靈品質
435.
逆水行舟
436.
喬裝打扮進來的煩惱
437.
心與法相匹配
438.
已訓練好的心,會帶來快樂
439.
漏水的破缸
440.
源自於心
441.
觀心的生滅變化
442.
觀心最簡單的方式
443.
沒有誰可以為誰消業
444.
如何生起聖道的力量
445.
藏在背後的煩惱習氣
446.
為什麼無法覺知?
隆波帕默尊者長篇法談
447.
心學的重要性
448.
顛倒的想蘊是開發智慧的障礙
449.
將戒定慧積累至圓滿
450.
為了離苦而必須做的工作
451.
為了開發智慧而準備好心
452.
要動手去修行才會知道
453.
訓練心的兩項工作
454.
訓練覺性以及安住的心
455.
生命中的問題
456.
掌中葉:四聖諦
457.
取決於你有多虛心
458.
會覺知自己之後要去觀三實相
459.
正定的重要性
460.
如何正思維
461.
看心去造作,不去造作心
462.
直擊修行繁複外殼下的實質
463.
覺性是戒定慧的基礎
464.
根律儀和定慧
465.
從念頭的夢裡醒來
466.
修行的快樂和固定形式觀心
467.
正確的定和剎那定
468.
讓我們得不到法的是煩惱
469.
即使很少的時間,也別浪費
Light
Rust
Coal
Navy
Ayu
靜慮林 - 法饗苑
善用隨身的手機,成爲提醒修行的工具
作者: None
日期:None
來源:
靜慮林 - 法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