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他人煩惱,自身煩惱亦增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微法談聽錄

我們來修行,持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戒、定、慧,最後聖道就會圓滿。

在聖道圓滿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初階的「正見」——所有的一切,全都緣聚而生,有因則生,無因則滅,無法掌控。

這是從理論上了解——所有的一切,並非無緣無故出現,必須有因才能生起。有這樣的因緣,才會有這樣的結果,有如此的結果,是緣於如此的原因,這屬於理論階段的初階「正見」。

我們需有正確的見解,這屬於初階「正見」。具有正確的見解時,當思維時,就會思維正確,成為「正思惟」,即是符合因果而思維,而不是帶著貪瞋痴在思維,這稱之為「正思惟」。

當有正確的見解、有正確的思維,在說的時候,就會說得正確,在做的時候,也會做得正確。說得正確,即「正語」,做得正確,即「正業」及「正命」。

有正確的見解、有正確的思維、有正確的語言、有正確的所作所為、有正確的謀生方式,如此我們就可以自動地提升「正精進」。

「正精進」即正確的精進,其實就是——已生起的不善,讓它斷除;未生起的不善,讓它不生;未生起的善法,讓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讓它茁壯成長,這稱之為「正精進」。

但是,如果我們有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維、說得不正確、做得不正確、謀生方式不正確,那就無法讓「正精進」圓滿。

比如,我們說得不好,煩惱習氣就會茁壯成長,於是無法做到「正精進」。

如果我們的謀生方式是——傷害他人、傷害其他眾生、傷害自己,如果從事如此的謀生職業,而想斷除煩惱雜染,提升善法,這是不容易的。

比如,如果我們賣酒,賣啤酒、賣白酒……不停地在從事賭博,讓他人一直迷失,讓他們的煩惱雜染更為強烈。使他人的煩惱雜染強烈,我們自己的煩惱雜染也會很強,因為我們在傷害別人,讓別人沈迷在內,我們自己也會沈迷在內的。

然而,我們卻誤以為那沒有什麼副作用,「我謀生,並沒有違法啊!」那些沒有違法的事情,卻可能違背了(佛法的)戒與法,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每一個地方的法律,僅只是活在世間(的律法),但是心裡方面的戒與法,屬於心方面的事情。我們若想提升自己的心靈,就需謹慎,而不僅僅只是不違背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法律,而需同時不違背戒與法,否則,我們的煩惱雜染就會茁壯成長,善法就會萎縮,無法進步了。

因此,我們有正確的見解、有正確的思維、有正確的語言、有正確的所作所為、有正確的謀生方式,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那就是讓我們的善法茁長成長、不善法遞減的通道,如此我們的「正精進」就會生起。

因此,別誤以為——不停地培養覺性,就不需持戒,那是不行的。如果不停地培養覺性,卻一直破戒、違背法,那是斷除不了不善的,無法真的提升善法。

因此,讓我們能斷除不善法、提升善法的基礎,即是(八支聖道)最開始的五個組成部分——(一)正見,即正確的見解;(二)正思維,即正確的想法,以善法思維,而不是以貪瞋痴思維;(三)正語,如果思維正確,說話自然會正確。(四正業、五正命)

如果我們的思維,並沒有帶著貪瞋痴,無論如何,戒都會很好,正語、正業、正命也肯定會好。

維持生命的方式……如果我們的見解正確,相信業及果報,當我們在想的時候,就不會帶著貪瞋痴,不會偏袒自己的所想。當謀生時,正命自然生起,不會不知是非對錯。

我們就會了解——傷害別人,傷害其他眾生是不好的,若播種不好的因,必然會有不好的果,我們具有正見,具有初階的正見,便會謹慎於業及果報。播種這樣的因,必然有這樣的結果,種善得善,種惡得惡,如果我們如此思維,就會無貪、無瞋、無痴地去想,如此,我們的所說、所做、謀生,自然也會越來越乾淨。

一旦我們看得正確、想得正確、說得正確、做得正確,謀生正確,便很容易——已生起的不善,讓它斷除;未生的不善法,讓它不生起;未生起的善法,讓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讓它茁壯成長。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