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蘊」並沒有善或不善,它只是記憶。比如,我們想到蚊子,這並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真正的功德或福報、好或壞取決於——「行蘊」的造作。
「感受」並沒有好或壞(中性),「想蘊」也沒有好或壞,「色身」也沒有好或壞,真正的好壞,僅在「行蘊」上。
我們不停地去觀察心工作,最後就會看到——所有一切被心覺知的對象,全都是生了就滅,有了就消失。
包括心本身(也是如此)——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想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緊盯者」;一會兒變成如此,一會兒變成那般;一會兒變成「善的心」,一會兒變成「不善的心」,不停地盤旋變化。
我們的心,即便是「知者」,同樣也是無常、苦、無我的。總而言之,五蘊全都充滿了無常、苦、無我——色身是無常、苦、無我的;身體方面的感受,心方面的感受,同樣是無常、苦、無我的;想蘊、行蘊,包括心本身,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一旦如此徹見,心是真正地照見,而不是透過思維、分析,心就會進入到「安止定」,就會生起聖道、聖果,然後證悟初果。
初果的聖者所知不多,只是知道——凡生起的,必會滅去,五蘊沒有「我」,「我」並不在任何地方,他們如是照見。
我們不停地去觀察,將蘊分離之後,每一個蘊,就不是「我」了。那真正(讓我們錯覺)「是我」的,是「想蘊」與「行蘊」在欺騙我們。
如果我們能夠分離蘊,「想蘊」是一個部份,「行蘊」是另一個部分,它們就再也欺騙不了我們了。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