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苦樂之事,猶尚存在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法談摘錄

快樂來了就走,痛苦來了就走,爲何我們發瘋似地尋找快樂呢?

有些人疲於奔命地賺錢,希望賺很多錢,認為那樣就會有快樂。隆波看到太多了,那些有錢的人,也並沒快樂,僅是苦悶。

他們十分富有,卻不知該將錢放到何處。若存放到銀行,銀行有可能會倒閉;投資什麼項目好呢?投資或買股票有可能下跌,一直都很苦悶。或劫匪可能會搶劫……有錢之人也有苦。

我們好好地觀察,世間的人想得到快樂,世間人想離苦,不想遇見苦。但不聰明的人,誤以爲有了錢就會快樂。事實上,有錢也不會快樂。或認為有漂亮的老婆就會有快樂,你試著去尋找一位,就會知道那不快樂,很快又會苦了起來。

比如:我們愛上某一個人,認為我們與所愛的人在一起,就會快樂。但我們與所愛的人在一起之後,就會損失部分的自由,我們就必須討好她,有時對方説得不好,我們還得強顏歡笑。

又或者我們伴侶、愛人很麻煩,我們愛她,不敢抛棄她,我們損失了一部分的自由。

因此,我們誤以爲有愛,就會有快樂,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有愛的時候,就會損失自己的部分自由。

因此,世間人一直在尋找快樂,但他們都以不聰明的方法尋覓,他們誤以爲擁有這個,就會有快樂;或如果沒有那個,才會有快樂。

他們並沒有看到實相,快樂並不需要努力尋找,努力地尋找至死,它暫時地存在,就會消失了。快樂不會一直與我們同在,僅是暫時的存在。

我們試著回顧自己的人生,試著回顧,哪一點是最快樂的?想得到嗎?我們覺得有快樂的那個時段,最後全都過去了,根本沒有什麽是長久的。

因此,我們將快樂作為人生的目標,那是不懂事,還不如探究實相所獲得的快樂更勝。

快樂是暫時的,如此我們才不會對快樂感到飢餓。若對快樂不飢餓,我們就不用疲於奔命地尋找快樂。

我們去探究實相,苦也是暫時的,一會兒同樣也過去了,我們就不會厭惡苦,不會疲於奔命地逃避苦。我們的心就會自由,不需要掙扎,不為快樂和痛苦掙扎。

我們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一會兒樂生了就滅,苦生了就滅,這稱爲看到「無常」,它生了就滅、生了就滅。

持續不斷地觀察、體會,最後就會知道,快樂也沒有實質的意義,全是生了就滅的現象,飢餓、掙扎著拼命尋找快樂,實際上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而且會給他人帶來許多痛苦,僅是為了獲得快樂。

實際上,我們僅是追求那些不長久的現象,很快又會消失了。真正聰明的心,就不會飢餓,不會對快樂感到飢餓,也不會厭惡痛苦,因為知道——苦僅是暫時地存在,同樣也會過去的。

我們試著回顧自己的生命,哪一點是最痛苦的?有些人失戀,愛上別人,但別人卻不愛自己,或是自己的妻子有了第三者,覺得很痛苦,世界都要坍塌了,然後想自殺。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就沒有什麽感覺了,不苦了。

看到了嗎?苦也是不長久的,快樂也是不長久的。因此,我們尋找快樂、尋找苦,以快樂及苦作為我們人生的追求,那是不懂事,那太膚淺了,超越這些的還存在。

因此,我們要觀,慢慢去體會,快樂生起了,知道;痛苦生起了,知道;它滅去了也知道。最後,心就會對苦樂保持中立,心就不掙扎了。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摘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