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剎那定的心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微法談聽錄

我們有職責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修行某一種禪法,然後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

每一次我們正確地如其本來面目去知道境界,那時候,「剎那定」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心安住」的禪定,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但是只是生起一剎那。

比如:心迷失去想,在及時知道的一瞬間,「想的心」會滅去,「覺知的心」就會生起,「覺知的心」即是具有「剎那定」的心。

「剎那定」猶如一個小點,我們所看到的直線,其實是由眾多小點組合而成,由數不清的小點串連,我們就看到了一條直線。

心也是如此,禪定一次一剎那、一次一剎那地生起。如果某個剎那之後,隔了很久,另一個剎那才生起,我們就看不到串連的直線,看不到剎那之間的相互關聯,因為已經消失了很久。

但若(剎那定)生起得極為頻密,我們就會感覺它連續不斷。雖然是一小個點、一個小點生起的禪定,但若頻密地生起,就會產生強而有力的禪定,就會看到所有一切的變化。

雖然一個剎那(的禪定)極為短暫,難以看見所有一切的生滅,但若剎那定持續不斷地生起,我們就開始可以觀察到身心的變化。

身體需要較久的時間,才會有變化,而心的變化速度極快。如果我們有剎那定,如果具備剎那定,就可以觀心的變化,大致上可以做得到,並不太難。

因此,那些無法入定的人,可以觀心。

如果修習禪定,必須用比剎那定更深、更長的禪定。更深、更長的禪定,更容易了解色身的運動變化,因為身體的壽命,比心的壽命更長,這是自然的狀況。

從理論的角度而言,心生滅了十七次,才有一個色法生滅。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很好地觀色法,就必須要有比剎那定更深的禪定。

如果我們的心像這樣不停地漂浮不定,那就去觀自己的心,心迷失去想了,知道,心跑去緊盯了,知道,常常地去訓練。

接下來,心稍微有動靜,就會自行看見。覺性就會一瞬間、一瞬間的,禪定也是一瞬間,一瞬間的,心一次看一個境界。

大家的禪定很小,那就去學習壽命比較短的,也就是——我們的心。如果大家的禪定很強大,就可以去探究色法。

因此,身念處適合「奢摩他型」的行者,適合那些探究身體的人,而心念處,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變化很快,適合那些沒有禪定的人。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