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學法,我們就會明白法的實相與世間的實相。世間的實相,其實就是我們身心的實相,以及周圍環境的實相。所有的一切,無論是什麼,如果我們去探索,就會看見——它們全是無常的,全是被逼迫的,全是無法控制、無法掌握,只會隨順因緣,而不是隨順我們的欲望,不是隨順我們的心意。
我們學習自己的身、自己的心,不停地去學習、去觀察實相。學法修行,並不是為了超越實相,我們做任何事情,喜歡超越實相,殊不知「法」是正常、平常、普通的事物,法是實相。
我們努力地修行,卻是為了超越實相。比如,心是不恆常的,我們希望心恆常,心時苦時樂,我們卻希望它一直快樂。
我們不停地學習,就會看到——所有的一切,全都是無常的,所有的一切,全都無法掌控,所有的一切,並不是隨順我們的心意,而是隨身因緣的。
我們來學習自身,探究自身。從理論的角度而言,無論是內在的色法,或是外在的色法,全都是演示三法印的。
現在外在的色法,有繁多的因緣,我們永遠看不完。但如果回過頭來,看自己內在的色法,觀自己的身體,那是有終點的。
我們不停地去觀察自己的身體,或是觀察自己的心。如果我們想知道別人的心,那永遠不會有完結的一天。但如果我們學習自己的身,探究自己的心,那是會有終點的。
我們觀察自己的身體,比如有一位出家師父,他從居士的時候,就觀頭髮,觀頭髮,頭髮消失,觀頭皮,頭皮也消失,看頭顱,頭顱也消失、斷裂,觀身體,皮肉全消失,只剩下骨頭,觀骨頭,骨頭爆炸,變得一顆、一顆的,然後爆炸,變成一小顆、一小顆的顆粒,進一步地去觀,那小顆粒也消融,變成光波,與整個宇宙融合。
一旦他如此看到之後,他明白了——身體不是「我」、不是「我的」,而且身體也不是心。他對身體的學習已經畢業了,看到了身體的實相——身體充滿了無常,身體一直被苦逼迫著,身體不是「我的」,是世間的資產,最終必須還給世間。
這位修行人返觀自身,觀身體,直到看見身體的實相,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
不停地觀察自己的心,就會看見——有快樂的心,生起也會滅去,有痛苦的心,生起也會滅去,好的心,生了就滅。貪、瞋、痴的心,也生了就滅。
修行,不停地如此探究自己的心,就會看見——所有生起的一切,全都會滅去,它們是無常的,正在生起的事物,也被逼迫著消失、滅去。比如快樂生起了,就會看見——快樂正被逼迫著要消失,最後它也真的會消失了,不停地如此觀察。
觀察身體,就會看到身體的實相,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觀察心,就會看到無常、苦、無我。
一旦徹見、徹底明白、了解一切,徹見內在的世間,也就是徹見自己的身與心之後,外在的世間是同樣的狀況,根本沒有什麼區別,即全是無常、苦、無我的。
如果我們如此照見,無論世間如何變遷,我們都沒有任何動搖,我們知道那是很正常的。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