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修習禪定後,脾氣更壞?
作者: 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微法談聽錄

如果心黏著於一動不動,何時不再如如不動,瞋心就會生起。

因此,黏著於緊盯的禪定,喜歡緊盯、一動不動的人,一旦從禪定退出,性格會比一般人更壞,煩惱習氣就會拼命地「利滾利」。

由於打坐的時候很舒服,沒有任何事物干擾,一旦心退出來後,稍微一碰觸到外境就會受不了。就如一直處在無菌的環境裡,一旦出來,稍微碰到病菌,就會生大病了。

因此,別黏著於如如不動的禪定,那根本沒什麼意義。要努力地訓練輕鬆自在的禪定,別訓練那種很苦悶的禪定。

輕鬆自在地去覺知自己,寧靜也隨他去,不寧靜也隨他去,持續不斷地用功修行,這稱之為——我們正在以修行來供養佛陀,對結果沒有任何期待。

一旦我們用功地修行,我們的心有了柔軟、有舒服的禪定,從禪定退出來之後,我們就觀身工作、觀心工作。

比如:瞋心生起,是因為心開始工作了。我們就會看到——剛才沒有瞋心,現在有瞋心冒出來了,知道瞋心是阻止不了的,瞋心自己來,它會自己走。我們如此不斷地去觀,也可以獲得智慧。

逐步地訓練,別訓練讓心就只是一動不動的,那沒有意義、沒有利益,而且副作用很大,訓練了還會成為瞋心很強的人。

放任心去工作,禮佛念經——寧靜也隨他去,不寧靜也隨他去;好也隨他去,不好也隨他去,心就會有好的禪定,就會柔軟、輕鬆、自在、舒服。

一旦心有了快樂、舒服之後,我們就去觀身工作、觀心工作。身體不是心,所有的感覺也不是心,我們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就會看到——所有的一切,全都來了就走,所有的一切,全都無法掌控,必須如此不斷地去觀。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出處及聲明。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